孩子其实是好孩子,只是正处于青春期,年轻气盛,就是因为朋友的一个电话就挺身而出,最终犯下错误。我也即将成为一个母亲,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犯错,但我也希望孩子犯了错,也能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对未成年的教育,不止于家庭,也包括社会,作为法官,我希望能结合案例,寓教于审,对犯了错的孩子进行挽救。
现阶段孩子处于半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但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其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加之强烈的好奇心、朋友义气的心理驱使,使得他们难以自控,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引诱和侵蚀。
“谢谢各位法官对孩子的关心,我们很欣慰你们没有放弃,社会也没有放弃他,社会各界对孩子都很关心,引导他们走向正途,我们以后也会注重教育方式,加强监管”。孩子的母亲说。
事情已经发生,就要学会面对,你的爸爸妈妈已经为你的行为付出代价,给对方赔礼道歉,并且支付了高昂的医药费,你也要学会心疼父母,吸取教训,凡事不能冲动,三思而后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坏朋友要远离。
“谢谢‘法官妈妈’的教导,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再也不会结交不良朋友,不会意气用事,学法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涉案未成年表示。
近日,隆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未成年犯罪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妈妈”与办理多个被害人为未成年人、即将成为母亲的“准妈妈”一同前往辛街乡,为两名未成年人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释法教育、心理疏导。
两位“法官妈妈”针对未成年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年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感化,告诫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做到学法、懂法、遵法、守法。并在交谈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和学习近况,有针对性的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当建议。
未成年人工作一直是隆阳法院刑事审判庭的重点工作,在办理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中,隆阳法院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坚持对未成年人审判方式人文化、职能延伸拓展化,将庭审教育与审判后的矫治教育有效衔接,把“教育、感化、挽救”措施贯穿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法制意识,用温情感化失足少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