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隆阳区人民法院“无讼村(社区)”示范点和“基层诉源治理”试点正式挂牌成立。隆阳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张锁柱,区政协副主席孟江涛,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夏润光及潞江镇党委书记陆柱伟,蒲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学君等同志出席了揭牌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所长和村组干部、调解员等应邀参加。揭牌仪式由隆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加卫主持。
一、典型示范带动,隆阳首个“无讼村”落户潞江新寨。
“无讼村”示范点创建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村为基本单元,整合纠纷解决的各项社会资源,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和专业优势,落实矛盾纠纷一线解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依托人民调解、强化司法确认,努力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镇、重大疑难纠纷不出县区”的目标,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潞江镇新寨村是“中国咖啡第一村”,是多民族聚集村寨,村寨情况复杂,“无讼村(社区)”创建难度大,但成功创建后可为后面更多“无讼村”的创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为充分发挥新寨村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注重法治引领在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作用,为隆阳区“无讼村”示范点立标杆、树典型、当先锋、做榜样,隆阳区人民法院以“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为试点,将隆阳首个“无讼村(社区)”落户新寨,主动将司法工作融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依托“无讼村(社区)”创建,将工作关口前移,紧盯矛盾源头,整合司法资源,延伸法律服务,依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纠纷及时、高效、快速化解,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延伸司法职能,“基层诉源治理”试点扎根蒲缥甘蔗园。
近年来,随着案件数量的快速递增,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很多纠纷未经相关调解组织调解就直接起诉,法院审判从矛盾纠纷处理的最后一道关口,变成第一道关口。为化解这一矛盾,充分发挥多元化解工作格局,隆阳区人民法院探索出了“诉源治理”的新模式,以蒲缥镇甘蔗园村化解基层矛盾的成功范例,将其打造为“基层诉源治理”试点。在辖区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配合下,与派出所、司法所形成“联调模式”,助推基层诉源治理,鼓励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通过强化对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规范引导,依托人民法庭支持、帮助基层组织依法管理自治,深化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在贡献法院智慧,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同时,多领域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从源头上减少诉讼量的共赢局面。
隆阳区人民法院积极打造“无讼村(社区)”示范点和“基层诉源治理”试点工作,让乡镇法庭成为诉调对接工作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延伸与实践;是继成立“隆阳区多元解纷诉源治理中心”后,创建基层法庭诉源治理的新模式;也是不断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下一步工作中,隆阳区人民法院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法院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过程中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和专业优势,充分整合纠纷解决的各项社会资源,与村(社区)坚持多元共治、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促进诉调对接的深度融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镇”的目标,共同构建平安隆阳、法治隆阳。